1)第7章 没来由的怕 ——稀奇古怪的特定对象恐惧(2)_重口味心理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个就是我们通过替代方式学会的恐惧。看到别人受伤的经历或是感到强烈的恐惧,都足以让旁观者产生恐惧心理。因为情绪是很容易传染的,你旁边的人高兴时,你也会开心;身旁的人要是感到害怕,你就会产生恐惧心理。

  被告知的经历:

  有的时候,再三被警告有潜在的危险时,也会使一些人产生恐惧症。比如,一名有严重恐蛇症的妇女,她一生中从来没有遇到过真蛇,但在她成长的过程中,被反复强调草丛中的蛇是危险的,所以为了提防蛇,人们提醒她穿上长筒靴,结果她即使在街道上行走的时候也穿着长筒靴。这种恐惧的获得就是被告知的。

  综上所述,条件反射能形成恐惧,但条件反射如我们所知,需要在多次强化作用的基础上才能建立。那么如果只面对一次恐惧的刺激而再别无其他的话,建立条件反射所需要的多次刺激又从何谈起呢?

  所以,只有害怕的经历本身这一因素是并不会产生恐惧的(如治牙、蛇)。

  那是什么导致恐惧的产生?就是对还要面对一次这种恐怖事情的“担忧”!比如说,害怕以后再去治牙,或者害怕再遇到蛇。也正是这种“担忧”,可作为条件反射形成中所需要的反复刺激,促成了最后恐惧的条件反射的形成。

  同时,人类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就是哪个对我不利我就远离哪个,所以就会出现人们对他们所恐惧的事情(或者事情可能发生的场合)表现出尽量的回避。

  特定对象恐惧由此诞生!

  关于其他门派的成因解释,就不在这里赘述了。

  其实心理学中的一些名词都蛮有意思的,比如说习得性无助,就是习惯地感到无助。下面要讲到的关于特定对象恐惧症的治疗方法——系统脱敏疗法,听起来也很有意思,就是让人不再过敏了。

  说,把系统脱敏疗法实施起来总共分几步?三步!

  第一步:学会放松技巧。

  这个是要教给患者的,让他们靠在沙发上,全身各部位处于舒适状态,双臂自然下垂或搁置在沙发扶手上,同时让他们想象自己正处于令人轻松的情境中,例如,静坐在湖边或者漫步在一片美丽的田野上,使他们达到一种安静平和的状态。

  然后治疗师用轻、柔、愉快平稳的声调引导患者依次练习放松前臂、头面部、颈、肩、背、胸、腹及下肢,重点强调面部肌肉的放松。

  每日一次,每次20~30分钟,一般6~8次即可学会。要求患者在家中反复练习,直至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自如。

  第二步:建构恐惧等级。

  这一步很关键。就是让求助者自己把引起他们恐惧的事件或情境按厉害程度排一个顺序,从最小恐惧的到最大恐惧的,让求助者给每个恐惧程度定一个分数,比如最小

  请收藏:https://m.bqgto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