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八十六章 名将张玉_洪武大明:吾儿怎么还不造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洪武十一年,六月,辽东。

  朱漆的大门上摆着大大的黑底红字的牌匾,辽王府三个字映入眼帘,就感觉到一股说不出来的威严。

  朱启的辽王府就位于辽阳北端,原先属于大元皇帝的行宫。

  元朝的皇帝喜欢享乐,在各个地方都建有行宫,这辽阳,身为辽东核心所在,自然也是有行宫的。

  而且规模还不小,住在里面就感觉住在一个小皇宫一样。

  朱启也是含泪被迫奢侈了一把,本来家里面也就三个老婆,一个儿子加上其他的侍从,宫女们也不过二百人,住这么大的屋子,也实在是够奢侈的。

  他来到辽东辽阳之后,也并没有声张,更没有张公告或者召集当地的乡绅开会什么的。

  要知道,其他的地方官员到了地方上任之后,第一时间就是召集乡绅乡老们开会,然后要求他们配合自己等等。

  可能有人就要问了,这地方官员不是朝廷派来的长官吗?

  为什么要和当地的乡老乡绅们沟通呢?

  按理说,这些乡佬也不过就是当地的百姓,顶多就是年纪大点,或者家里富有一点,跟村里的关系好一些罢了,有他们什么事情啊?

  其实,这和中国封建社会一个典型传统关系很大,那就是皇权不下乡。

  自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并且在各地设置郡县,取消了封地诸侯制度以后,皇权就大大集中了。

  但皇权的集中也仅限在州府这样的行政单位上,而到了村落这样的乡下,皇权就没有那么大的权威了。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不可能在每一个村子里都设置官府衙门的。

  一个村子,可能也就三四十户人,甚至不到十户人,你在这里设置官府衙门,那得有多大的成本啊?

  所以在村落这样的地方上,一般都是有一个年纪长的,或者是家里富有,有学问的人说的算。

  他们也就是所谓的乡老乡绅了。

  不过,辽王殿下并没有召集这些向老乡绅,也压根没有和她们说话的意思,这不禁让辽阳本地的人有点奇怪了。

  而朱启之所以没有和那些乡老们去聊天见面,归根到底,也是因为他压根就没想起来这一点。

  虽然到了辽阳,但他依然想着是摸鱼,并不想去处理辽阳本地的政务。

  反正都有朝廷派下来的地方官员,自己只要当好戍守边疆的藩王就好了。

  说起这个,蓝玉很快就要被调回去了,而在前线的防守就得依靠自己这个辽王了。

  不过手底下,也确实没有什么可用的名将了。

  朱棣是燕王,自然不会和自己到这里跟着自己来的。

  也就只有李善长的儿子李祺,徐达的儿子徐增寿,还有李景隆三人。

  其中,李景隆练兵很强,但让他带着士兵去作战打仗,朱启实在是不放心啊。

  这家伙在历史上威名赫赫,但凡是他打的仗就

  请收藏:https://m.bqgto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