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12章 战火流离凶危道路中_大唐第一杠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手机收藏网址或

  单从李大德胡闹玩笑的表现看,这会儿的心情还是很不错的。

  确实不错。

  不说他唐王与秦王有嗣对李唐的重大意义和他要做叔叔的激动心情,便是这一次的鄠县之行,结果也很圆满。

  未及回京,崔慎便已自己做主在他这里下了一千头猪的“先期”订单,并预付了三百贯定金。现下张小虎就被他安排着与司农寺的几个郎官一起,去京兆各县联络,用政府机器帮老百姓卖猪。

  就像他说的,真到了这份上,无论是赵万海还是崔氏,根本没的选。哪怕因此会欠下某赵王一笔巨额的债务,也得先先办法过了眼前的难关再说。

  而与此同时,李唐周边的局势也都是令人振奋的,虽然个别人不这么想。

  九月二十三日,在一场令人猝不及防的秋雨漫过黄河两岸之时,大战便再次在淇水南岸爆发。

  起因嘛,源于一场误会。

  自日前李密一战灭掉两万骁果军后便元气大伤,再不敢与宇文化及争锋,躲在韦城坚守不出。并急诏彼时留守偃师的贾闰甫与邴元真带兵来援,还下令让陈留的徐圆朗北上汇合。

  然而援军被突如其来的一场秋雨所迟滞,未及汇合时,停留濮阳的宇文化及却先动了。

  近四万大军并裹挟的青壮浩浩荡荡的南下而来,当探马回报时,前锋距离韦城不过二十余里了。

  李密以为可能是自己调兵的消息走漏,被对方瞧破了虚实,便忙不迭的叫来各营将领商量对策。

  这般做法本身是没毛病的。如果他彼时认为敌军势大而选择在韦城坚守,以待援军的话,这仗也根本就打不起来。

  因为人家宇文化及只是路过。

  日前一众手下在帅帐不欢而散后,他就主动寻来裴矩询问后续的对策。而后者也不负他所望,针对黄河两岸的敌我态势和已然没有了挣扎余地的秋荒做分析,拿着一张舆图给他指出了一条格外与众不同的路来:南下郓城。

  他的理由很简单,且不容拒绝:郓城南临大野泽,方圆百里水泊,盛产鱼虾,足以让大军果腹。而在县城东北有梁山以阻,西又有瓢河横亘,拥有天然的地利,最适固守。

  如果真像他描绘的那般,彼时骁果军坐拥水泽休养生息,待秋荒过后,外间各路势力虚弱之时跃水而出,未尝不能席卷天下。

  好吧,大抵古代的谋士都是这般,动不动就拿天下说事儿,偏上位者还就好这口。

  宇文化及被他忽悠得动了心,便也顾不上大敌当前的状态,急诏手下商讨进兵路线。

  也没什么好商讨的,毕竟裴矩都说的那么明白了,相对两地地形来说,只有南下过瓢河这一条路相对便捷。

  于是乎,结果便如李密看到的这般,对方尽起大军,浩荡而来。

  有一说一,真在刀斧临身之际了,后者其实并不

  请收藏:https://m.bqgto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