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45章 六字齐刀_天眼宝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怕是跑不掉了。

  彼时,在舒老笑骂的同时,林熙也小心翼翼的陪着不是,殷勤谄媚的像个被切了命根子的太监一样,不过常言说的好,有求于人必受制于人,既然林熙有求于舒老,礼下于人也是应该的。

  在多次保证并做出承诺,回到明州一定会跟舒老好好学习之后,舒老这才把这三枚钱币的传承来历,事无巨细的全都说了出来。

  从舒老的讲述,刀币的流通范围主要偏于我国东方与北方,更准确的说,最初是出现在先秦战国时期的齐、燕境内行用,之后又在赵、中山等国与布钱并行。

  在齐刀的面文中,均有“法化”二字,化者,货也,法化者,就是法定货币也,取象于商周时期的实用工具——青铜削,背外刃内,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青铜铸币的一种。

  根据相关的史料和记载来看,齐刀始铸于齐桓公执政期间(前685年~前643年),《管子》中也曾记载“桓公铸币于庄山”,最关键的是,齐刀铜质精良,形体深厚,篆文书体华美典雅。

  而“齐返邦”则指的是齐襄王由莒城返回都城临淄,史载公元前279年,齐田单以奇计(火牛阵)攻破燕军,一举收复全部失地,齐襄王因此得以返回都城,加以复位,这对齐国最高统治者来说,无疑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为此铸造返邦刀以资纪念,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可谓是我国最早的纪念币,这枚齐刀制作精良,文字隽秀,铸额不大,后世出土甚少,甚为珍贵。

  也就是说,由青灰色手绢包裹的三枚古钱币,都是先秦战国时期的“齐返邦长法化”刀币,也就是所谓的六字齐刀,再根据其出世的数量来说,真可谓是珍品中的珍品。

  许久之后,林熙结合他本身储备的历史知识,在舒老的讲解中终于弄清楚了三枚刀币的传承来历,也算是吃了一个定心丸。

  虽然定心丸是吃了,可三枚钱币的市价却还不清楚,既然已经麻烦了舒老一次,林熙并不介意再麻烦一次,不过这次他却耍了个小心思,变着法的试探道:“舒老,我记得您也收藏了许多钱币,这种钱币您有么?”

  “这种六字齐刀钱币出世稀少的很,就是拿着钱也买不到,可谓是可遇不可求,我哪里怎么会有,不过小李那里倒是有两枚。”舒老略作沉吟后,颇有些埋怨的说道:“只是那个守财奴口风紧的很,死活都不愿意匀我老人家。”

  顿了顿,舒老忽然轻笑一声,又继续说道:“你小子这么多弯弯绕绕,是变着法的在问六字齐刀的市价吧,没想到你才回去一个多月,花花肠子倒多了不少。”

  林熙讪笑:“嘿嘿,还是舒老您懂我。”

  虽然戳破了林熙的小算盘,舒老却不气不闹,反而给出了中肯的估价:“六字齐刀的市价是在五万块钱左右,如果鉴定不错的话,你那三枚大概值得十五万块钱,真没看出来,你小子倒是发了笔横财······”

  请收藏:https://m.bqgto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