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02章 试剑_天眼宝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七十二诀,归纳为七十二字,一字一诀,一字一姿势,循序渐进,若肯埋头苦练三年,功夫自然能修成。

  实话说,像这样神奇的轻功,只用三年时间,便能够熟练掌握,相比其他武功而言,已经是非常快捷了,但南怀瑾先生考虑后,拒绝了这番好意。

  为什么?

  据南怀瑾先生回忆,他当时考虑再三后,觉得自己志趣不专,导致百事无成,担心耽误该弟子好意,只能委婉的拒绝。

  又说,在南怀瑾先生之后,该弟子再也没遇到合适的传人,一身功夫自此绝迹,直至最后离开人世,为此,南怀瑾先生一直心怀愧疚。

  除了“踏雪无痕”,南怀瑾先生还有一遭奇遇——早年曾遇到过剑仙。

  南怀瑾先生年轻时,崇尚武学,喜欢拜访奇人异士,以学习高深武术,一次偶然,得知在鹄鸣山上,有一位叫王青风的道士,是当时国内有名的剑仙,也是当地有名的奇人,因其剑术出神入化,被人称“剑仙”。

  南怀瑾先生按捺不住,几次前往拜谒,希望能见上一面。

  王青风得知后,深为感动,答应见南怀瑾先生,而据南怀瑾先生回忆,王青风仅从外观看,便是一位隐士高人。

  见到王青风后,南怀瑾先生兴致勃勃地请教飞剑,得到的答案却是没有飞剑这回事,王青风说:剑是一种气功,可以以神御气、以气御剑,进而达到百步之外,可以御敌的境界,便是传说中的“挥手成剑”。

  听闻此事,南怀瑾先生震惊之余,表示了自己的怀疑,于是王青风当即展示。

  他们来到山头上,正对面有一颗老松树,王青风随手挥手,老松树便轰然倒下,又一挥手,另一棵松树也跟着倒下,令南怀瑾先生非常震惊,不得不相信其说法。

  当时的南怀瑾先生,虽有拜师学习的想法,但也只是一闪击过,因为当时的科技,已经非常昌明,练习武功的用处不大。

  正因为如此,其意志始终未能专精,故而只留下了传说,而没有学会真正的绝技。

  从普通人的角度来看,这两个故事太过离奇,且是南怀瑾先生的一家之言,不足以相信,但他是一代国学大师,德高望重,没必要因为这种事,来自毁自己的名誉。

  因此在后人眼中,这些故事扑朔迷离,得不出有效结论,毕竟这种传奇故事,只会出现在小说中,现实中从未有人见过。

  不过老话常说,不见高山不知山之高,不临深海不知海之深,中国自古人杰地灵,记载了无数奇人异事,虽不乏有夸大的成分,但也少不了奇人异事,只是大多数奇人,懂得内敛和深藏不露。

  比如上述的两个故事,看似极尽玄幻,然而林熙却知道,那些都是真实的。

  那个武当内家弟子,还有那剑仙王青风,都有入微大成的境界,他们展

  请收藏:https://m.bqgto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