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3章 玉楼春(特鸣谢书友 名字太难起了随_大周帝国:开局诛杀赵匡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刻见汤启前来,孟昶心中还以为是来宣读大周皇帝册封他爵位的圣旨,心中欣喜下,连忙自府门迎接汤启一行人走进府中,在主殿里坐了下来。

  二人寒暄了半晌后,见汤启仍然半句不提圣旨,孟昶不由忍不住问道:

  “汤公公,敢问陛下可是有何旨意谕示于罪臣?”

  汤启想起率“武德司”一路押送孟昶前来汴京的路上,孟昶口才文采既佳,又是对自己恭谨奉承不已,叹了口气,尖声道:

  “孟国主,即然你开口相问,那咱家也只好宣谕我大周皇帝陛下的旨意了。

  陛下念在伱保存典籍字画有功的份上,恩封你家为“归命侯”,一子可世袭此爵。

  至于孟国主,陛下恩赐留你全尸,限接旨意后三日内自行了断上路!”

  孟昶一听,脸色立马变得煞白,人也从椅子中摊倒在了地上。

  侍立在旁的孟玄喆和孟玄钰连忙哭着上前扶起孟昶来。

  孟昶表情呆滞了半晌,终于眼睛里恢复了些光彩。

  孟昶向汤启行了一礼,声音低沉的道:

  “罪臣曾与大周太宗争锋于西北,又于洛阳王全斌处获罪于陛下,死,所宜也。

  陛下祸不及罪臣子孙,且封以世爵,罪臣感激不尽!”

  孟玄喆和孟玄钰抱着孟昶嚎啕大哭了起来,孟昶向二子嘱咐了许多以后为人的道理。

  好一阵子后,孟昶看向汤启行礼,道:

  “汤公公,罪臣临上路前想要写下一首词,不知可不可以?”

  汤启点了点头,道:

  “陛下只交待奴婢看着孟国主为社稷上路,并未说过不许孟国主写诗词。”

  几名府中的仆人当即走入书房,将文房四宝拿了出来。

  孟昶起身站在铺好纸笔的长桌前,呆立良久,心中回忆起了人生住昔的时光。

  最令他难忘的,是与花蕊夫人一起生活时的多个愉快时光片段。

  好半晌后,孟昶猛然提起毛笔,开始在御用宣纸上写起词来。

  词云:

  “玉楼春

  夜起避暑摩诃池上作

  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

  帘开明月独窥人,欹枕钗横云鬓乱。

  起来庭院静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

  屈指西风几时来,只恐流年暗中换。”

  写罢之后,孟昶掷笔于地,命二子退出殿外后,从府中仆人处寻得三尺白绫,自挂于堂中而死。

  汤启全程坐在椅中默默无言。检视孟昶已死后,命府中人将之收敛,而后率众出了宅院,回皇宫中向皇帝柴宗训复命。

  正坐于延福宫中赏第五朝露和周女英起舞的柴宗训听罢,道:

  “以孟昶父子在蜀中四十余年的所做所为,极尽奢侈,只知满足其个人私利,弄得百姓困苦不堪,朕没有真得将他的头做为夜壶,也是看在他的文采斐然,以及对典藏的保护上。

  汤总管,未来须率“武德司”加强对投降的蜀国众臣的监察,有何不妥,立即秉报于朕。”

  汤启连忙应诺后,将孟昶留下的绝笔词呈给了柴宗训。

  柴宗训当即展开宣纸,与第五朝露、周女英一同赏玩起此词来。

  读罢上阙,二女都为其中描写的孟昶与花蕊夫人的香艳之景而害羞不已。

  柴宗训笑道:

  “天垂象,人有应也。此词最尾一句“屈指西风几时来,只恐流年暗中换”,这不就是预兆朕派大军从东面荆州攻破蜀国,纳入朕大周版图嘛?”

  请收藏:https://m.bqgto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