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四十一章 交战(中)_大明求生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是这样少有的大仗,双方战兵死伤不多,可是所牵连谌众,死伤的百姓更是巨大,付出的代价可谓天文数字,随后的五年中,河南、山西久久缓不过气来,大批的饥民逃亡湖北、河北......。

  章子俊的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出奇兵减少庞大的后勤,步步为营,抢占有价值之地,巩固一地,发展一地,建设一地。目前乌梁素海这一片实在太好了,只要有足够的人力,不出三年就能成为塞外江南,重要的是周边还有急需的铁、煤、油、盐等矿产。

  章子俊在給朝廷的“报告”中也是这样说的,先从整个地理情况说起,再说到如果放弃这一片土地将会面临着什么,连往后三十年所发生的事用推理的方式说了出来。反过来又说了在乌梁素海建一个城后,可以极大缓解整个大西北粮食问题,整个延绥将成为大后方,而不是目前的最前线。

  各种利弊,大道理说的头头是道,可是就目前朝廷上这帮人根本就没有一个顶用的,全在相互斗争中,争权夺利,要么就是抱团取暖,保住官位,朝中根本无人理睬,就这样章子俊的奏折被压在通政司吃灰。

  在章子俊看来,朝中混乱,自己在朝中又没有后台,反正已经上报过了,加上还有皇帝给自己的金牌,如果几年后有人参劾也不怕,可以放开手脚按自己的套路“乱搞”,在这些明朝人看来一些有违祖制,有违朝廷法令,私自制定一些法规等,这位巡抚全做了......。

  当前来督军的侍郎周石来到绥德后,就萎缩不前了,朝廷的邸报,地方的塘报早就传给了章子俊,作为延绥巡抚要求侍郎周石带领京兵入驻榆林,可是这位能在书本中夸夸其谈的侍郎周石显然是草包,被京营中的几位参将架空了,又出了许多馊主意。

  “周大人啊,不能再往前了,朝廷的旨意是守住边关即可,此地作为边关首府,不是我等胆小怕死,当然是先要保证主地不失,再另觅战机,发现敌兵主力,围而歼之。”

  就这样侍郎周石带来的一万京兵猫在了绥德不出,作为延绥巡抚章子俊是调不动周石带来的一万京兵,这一万京兵只听朝廷兵部的命令,所以章子俊也懒的管,说穿了这些人是来刷怪升级的,而不是真的守边拼命。

  回过头来再来说一下此时的战场,褚茂林一看这样下去要遭殃了,虽然鞑靼骑兵被打死了许多,更多的被后面自家的马撞翻或是相互践踏造成死伤,可整整一千骑兵的冲锋,前面的人倒下了,挡住了后面冲锋的速度,在没有听到后退的号角时,还得往前冲,很快就冲到了距明军百步之内,不出几个呼吸间就能刀兵相见了。

  明军这一边褚茂林看到鞑靼骑兵距离自己的军阵不足五十步了,也就慌了

  请收藏:https://m.bqgto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