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一章 家宴_平凡的岁月人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唐、赵二人提到的老沈是北原市里人,三个人是多年老友。

  老沈是第一个跑从北原到省城长途客车的,当年讲究万元户,他就是其中一个。至于为啥在南塔子开酒坊则跟他大舅子是南塔子镇副镇长有关。

  按说他不开酒坊钱也够花,但他大舅子为了招商引资搞政绩便鼓动他开,加上唐、赵两个老友的蹿缀,于是在五年前便开了个小酒坊。

  他没打算靠烧酒赚钱,心想烧点纯粮食酒够自己和亲戚们喝就行,剩下的则是送点儿礼,给各路财神答兑答兑。

  没成想酒烧出来后来买的人还不少,并且喝了都说好,没三天功夫一窖酒就买空了。于是精明的他敏锐的发现这是个赚钱买卖,便用心的做起来,且越做越大,现如今已经从当初的小作坊做到了小有规模的酒厂。

  老沈烧酒远近闻名,附近几个乡镇的老百姓几乎都喝他家的酒,达到了供不应求的程度。尤其是二焼,必须提前一个月预定才行,要不然真买不到。

  唐维同和赵振国从酒开头唠了一会儿,顺便也提说了一些各自家里孩子大人的客套话。待三两酒下肚气氛上来后,唐维同便把话扯到了正题上。

  唐维同说完后赵振国没马上开口,他拿起酒桶给两个人的杯子里续满酒,然后端起来示意老同学喝一口。

  俩人也没碰杯,各自喝了一口。

  “我知道你找我肯定是这事。”赵振国点上根烟吸了一口,说:“我刚来一个星期,有些事还不熟悉,你得给我点时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想要划地皮建房------不好办。”

  他停顿一下接着说:“现在农村用地非常紧张,每个村划出的宅基地是有限的,哪个村也不可能一下子让出三十户的地皮来。”

  唐维同似乎早就料到他会这么说,回道:“六几年大造林的时候,县林业局在白城子河套给了我们矿二百亩荒滩,我们在那栽了树,现在已经成了林带,就是靠东拉沟河套的那片林子。

  头几年东拉沟村有人养鱼,在林带那修鱼塘,占了我们五亩地。

  当然,在鱼塘那建房肯定不行,离河套太近,要是发大水肯定冲走。我的意思是矿上的林带不是和村上的林带挨着吗,我们的在外村上的在里,里边没事,并且那正好还是村上划宅基地的地方——”

  赵振国听明白了,说:“你的意思是拿林带换地皮?”

  “对,就这个意思。”唐维同说。

  赵振国想了一下说:“现在村上的林带有的都分到了个人手里,恐怕不好办。”

  “我和村上问过了,宅基地那的林带没有,属村上的。”

  “属村上的村上也不敢私自转让,得有林业站和土地办的审批手续,另外还得向市上报备。我猜的没错的话你说的那地方应该是防护林,是防护林的话镇上也不敢私自

  请收藏:https://m.bqgto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