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三章 战争伙伴_中日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轮船是在装满矿产和硬通货黄金后,从库页岛起程返航的,他们所要做的就是做做样子,将东西运回到香港,进行一系列交割后,再重复自己的工作而已。而这一切,其实已经得到了总参的默许。而其中的全程监控,则是丁文彦的任务之一。

  俄罗斯有资源,有黄金,有矿产,有人才,有技术,所有这一切都是财富。一个国家不可能经受长期的战争消耗,为了补充这种消耗,就必然需要经济活动的参与。至于这种活动是合法的,还是非法的,似乎参与者并不在乎。

  战争是进行经济掠夺的最好手段,每经过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后,世界财富就会被重新分配。当曾经强大的国家倒下后,从强者废墟上站起来的必将是新的大国。

  伴随战争的,永远都是经济掠夺。虽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丁文彦很不耻于这种事情,但是对于国家的利益来说,他自己的感受却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我觉得你有的时候,似乎更适合当名经济学家,而不是军事指挥官!”对于丁文彦以上言论,张曙光如是说道。

  “你觉得,我们现在还可以脱离经济这个问题谈论其他的事情吗?为什么美国自上个世纪90年代后,经济持续增长,甚至达到120月的连续增幅,这并不是什么克林顿所谓牢什子政策的功劳,真正的原因在于老布什胜利的结束冷战,以及导致苏联的解体。数万亿美圆的苏联财产,在经过合法与不合法的途径下,被重新分配再分配,并最终成为驱动西方经济列车前行的有力燃料。”听到张曙光的调侃,丁文彦却严肃的说道。

  “或许是吧,但是我始终不敢苟同,经济上的差别,会让国家在战力上有趋向于绝对的败局。”张曙光似乎比丁文彦想象的要固执一点,所以听到他的话后,张曙光仍然执拗的辩解道。

  “事实上,经济这个东西,在某种意义上不过是战争的另外一种体现而已。欧洲人是聪明的,他们发明了经济理论,一种基于精确数学推导的科学。在这种基础上,原本简单的商业活动,变成了让人感到异常恐惧的不流血的战争,只需要经过简单的转帐,受剥削国家辛苦得到的财富,就在瞬间变成剥削者的战利品,这显然要比动辄几十上百万的士兵进入别国领土要来的简单和文明的多。”听到张曙光的辩解,丁文彦却仍然挂着他那副招牌式的微笑回应道。

  “那眼前你怎么解释,战火已经烧到身边了,我却没看到你的经济战争的影子。50年,我们小米加步枪,照样把经济第一的美国打回老家去了。”似乎想要就这个问题彻底辩驳一下,张曙光脸红脖子粗的站起来说道。

  “呵呵,没看到并不等于不存在。而且一次胜利也不代表永久胜利。当我

  请收藏:https://m.bqgto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