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章 大明的重工业_重生李岩之再续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做多了。

  李岩直接就将昌江的出海口作为昌江新县城的地点。与琼山县城首先有了城墙才有城不同。新建立的昌江新县城是没有城墙的,只在昌化港等几个港口建立了炮台,还有一支两艘舰船组成的舰队长期驻守在这里。这样的一支守备力量,针对的还是小舢板组成的清军水师。且不说清军这样的近岸水师能否抵达昌化,即使抵达了,也扛不住这样的军事打击啊。

  因此,当初李岩就将钢铁厂建在了这里,距离现在虽然只有一年半的时间,但当初荒无人烟的昌化江出海口,在建立了一个钢铁厂后,很快就形成了一个超过千人的大镇,这在农业文明时代简直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但是,对于工业文明来说,聚集必要的人口与资源是必须的。

  这批工人大多来自广州当初自愿来到琼州的一些手工业者甚至小商家。他们原本就是熟练的初级工人,有一定的纪律性,再让他他们在工厂上班,抵触心理也不强烈。不过,李岩从来不会以道德约束所有的人,这一点,即使儒家的门徒都不能做到,更何况普通的老百姓。食、色,性也,孔子的这句话,李岩一向深以为然。因此,李岩给予了这些工业相当高的工资。比如,一名熟悉炼钢流程,能够主导钢铁生产全过程的、相当于生产主管的大师傅,李岩给予的工资是每个月35两银子,相当于普通人家一年的收入还多上不少。即使是普通的工人,也能拿到每个月5到7两的银子,同样比普通农民的收入多上不少。因此,虽然国人传统的习惯,依旧视土地如命,对于朝廷分配的土地从来不会主动放弃。但是对于购置更多的土地已经不太感兴趣。因为,家里就这么多人口,更多的土地已经无法自己耕种了。即使有雇佣短工的选项。但是琼州是个新兴的移民州府,人少地多,大家都能分配到土地的情况下,凭什么要替你家打短工呢?毕竟,自己家的土地都伺候不过来。

  因此,在工厂上班的人一般对土地都没有太多的执念,反正,有了必要的田地能够养活自己人口就行。至于富裕,还要依靠工厂,这就是工人的共识。而且,李岩考虑到现有的大明国情,还特意制定了农忙假,只要是农忙时节,都会放假,让大家能够分心二用,自然也获得了这第一批近代工人的支持。

  当然,有了这农忙假以外,李岩对于传统的四大节日,春节、清明、端午与中秋,也都有放假,除了春节是十五天外,其余节日都是只有一天。除此以外,就在没有节日了。不过即使如此,已经让习惯一年忙到头的汉人感恩戴德的了。

  除了钢铁场外,李岩又陆续开办了锻造厂与加工厂,主要也都是打造军械的,比如盔甲与枪管。不过这些,显然并不能打造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

  李岩决定,开启工业革命。当然,以此事的条件,只能开启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请收藏:https://m.bqgto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